放手讓寶寶自主進食?【PART 1:身心準備篇】‼️文長‼️你(我)要(曾)先(經)問自己的6個問題!

如果你對我的心路歷程沒有興趣,只想看我怎麼實際操作的,請移駕到以下短文:

👉🏻推薦文章:放手讓寶寶自主進食?【PART 2:實戰篇】 分享1個月內成功讓寶寶自己抓食固體食物的親身經驗

你對自主進食的認識有多少?近年來還蠻流行BLW (baby led weaning; 寶寶自主斷奶) 這個詞彙,我這篇文章不會深入去做BLW的名詞解釋,因為google或維基百科上已經很多了,而我家龍三也不算是100%的BLW寶寶,主要是我並沒有很在意也沒有很想遵守BLW基本教義派們所設立的教條。

同樣的在進入文章前還是要溫馨提醒一下,我不是育兒專家,而且每個寶寶和每個家庭狀況都不太一樣,所以這兩篇文章我只是想從一個新手媽媽的角度(這篇文章寫於我家寶寶龍三大約9個月大時),來分享我一步一步讓寶寶自己進食的心路歷程和經驗分享。

我對自主進食的認識,最早可以追溯到我還沒當媽媽以前。

第一次我對於寶寶自主進食開始有概念,或者說一點點的印象,是來自多年前和朋友去峇里島渡假。

當時我跟兩個朋友在餐廳吃飯,當我第一眼看到隔壁桌的西方人家庭時,感覺是滿震撼的──那個寶寶正自己開心的在吃(玩?)眼前的那一大盤義大利肉醬麵。

為什麼用問號?因為我實在不確定他是在玩還是在吃?當我每次都覺得那個寶寶終於要成功吃到手中的那一坨麵了,卻又看到他不斷的把手伸到盤子裡攪來攪去,再不然就是把麵條拿到胸前搓一搓,頭上抹一抹,或甚至再把麵條在空中甩啊甩的,經過這樣把玩一番後,如果手裏還有剩餘的麵條,再或吸或舔的吃個幾口。但你也知道,義大利肉醬麵不是只有麵而已,還有番茄肉醬,所以那個寶寶根本整個就是被覆蓋在一層橘紅色的汁液混合著一堆麵條。

那同一時間一旁的爸爸媽媽在幹嘛呢?居然神態自若的在吃自己的飯──媽媽優雅的用刀叉在切著牛排,輕聲細語的在和爸爸聊天,爸爸則翹著二郎腿,一邊悠哉的應聲著,一邊喝著手中的啤酒,跟身邊那個好像才剛剛被義大利麵雨轟炸過的寶寶形成強烈的對比。

這算是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近身觀察西方家庭吧?雖然我一直在外商公司工作,也常常出國,但第一次親眼目睹西方家庭在餐桌上對待寶寶的方式卻是頭一遭。

第二次對於寶寶自主進食有更一步的接觸是我搬到英國之後,在阿財妹妹家裡。

有一天阿財的妹妹邀我和阿財到她家喝一杯,那是一個星期天下午,財妹家的廚房和一般英國人家一樣,是開放式的廚房,我和阿財就坐在飯桌旁的沙發和財妹閒聊,當時她一邊在廚房招呼我們小食和酒水,一邊也正在慢慢準備晚餐。

同一時間財妹大概一歲多的兒子就在一旁自己玩著。接著到了約莫晚間6:00,財妹便把兒子送上餐桌,然後在接下來的半小時之內,我見到了我這一輩子前所未見的景象──這個一歲多的小男孩自己抓著吃著一盤義大利麵,我們大人們則在一旁繼續聊我們自己的,當然我們大人也會時不時跟他講幾句話,他雖然還不會講話,不過他一邊吃著一邊倒也蠻投入在大人們跟他的對話當中,算是蠻有互動的。

而在這過程中,財妹除了跟他說話以外,全程都是讓他自己來,自己吃麵,但偶爾可能問問他是不是要喝水,他表示要的話再把水杯推到他面前,除此之外完全沒有插手幫忙他吃東西,即使他已經搞的滿臉滿桌甚至滿地都像是戰地現場,到處都是義大利麵,財妹還是一派氣定神閒的像沒事發生一樣。

直到他吃到盤底朝天,財妹往牆上的時鐘一瞅,晚上6:30了,這才大概幫兒子手臉大概抹一下,送他上床去睡覺。我真的太驚訝了,在我的印象中,如果是要讓這麼小的小孩吃飯,一般都是吃食物泥或粥吧?而且一定都是爸爸媽媽用湯匙一口一口慢慢的餵食?或是一邊看電視,一邊玩玩具,或者也許從小在台灣環境長大的我們,一定都對阿公阿嬤捧著飯碗追著孫子的畫面不陌生,搞到一兩個小時還是沒吃到幾口的都有?我從來沒有看過這麼小的小孩可以獨立吃飯還可以吃得那麼快又那麼乾淨的…除了他臉上身上和地上佈滿的義大麵以外。不過他的盤子裡真的是很乾淨的!

第三次對寶寶自己吃飯更加深一些印象,是在公公婆婆家吃飯,又是財妹和她的兒子給我上了一課。

耶誕節那天,公公婆婆邀請了親友到家裡作客。那時候我還在跟阿財交往當中,算是我第一次體驗英國人的耶誕節。和我們台灣人的過年滿類似,親友們會在吃晚飯前陸陸續續抵達,但在晚餐開飯以前,主辦的長輩會準備一些小食和酒水,一般到了就是吃吃喝喝,大人們交談寒暄,小孩們追逐嬉戲,一邊也互相交換禮物。

我們大概是下午到公公婆婆家的,發現這樣有東西吃+有禮物拿等於就是有事做,其實蠻好就不怕硬要尬聊而冷場。到了接近晚餐時間的時候,所有人開始入座,氣氛就來到當晚的高潮。和台灣團圓飯的傳統大多都是圓桌不同,英國的耶誕節的團圓飯桌是一個長桌,讓我驚訝的是,不論是什麼年齡的孩子,也都被一視同仁地對待,座位早已被安排好了,當然財妹的兒子也不例外。

就在大家都坐定後,所有的孩子也都坐定後,婆婆開始一邊堆著笑容,一邊依序地上菜,然而財妹的兒子卻不肯上桌吃飯,自顧自的在客廳的一角玩玩具。看在我的眼裡,我覺得一個不滿2歲的小男孩有這種行為完全合理啊,一年一度的耶誕節,玩具大豐收耶,超級開心的!誰有心情吃飯啊。但我覺得媽媽一定不這麼想吧?或至少公公婆婆也會出手搭救,一起幫忙苦口婆心勸勸他?我其實在等著那一幕:可能孩子的爸爸終於看不下去,會一把抓他放到餐桌前,逼他開始吃飯。

但接下來看到的讓我真的很吃驚!只見財妹跑到兒子面前,用溫柔並堅定的語氣,嚴肅的跟他下通牒:「現在是吃飯時間,大家都在吃飯,你來不來跟我們吃飯啊?我只是想提醒你,你現在不吃,等等可能就沒飯吃喔!」不意外的他當然是選擇繼續玩。但讓我意外的是,財妹真的就讓他自己在那邊玩自己的,然後公公婆婆更沒有一句批評,也完全沒有要插手的意思,我本來自己又腦補了財妹心軟可能過不了多久會去勸兒子來吃飯,或可能阿公阿嬤捨不得金孫會去餵他,結果居然到整個耶誕夜聚會結束都沒有發生。

我們因為住得近所以後來跟財妹一家人一起同車回家。小男孩終於餓了,整個車程都在喊著要吃東西,但財妹依然沒有鬆口喔!還是那句老話:「媽媽是不是跟你說過什麼時間就要做什麼事?晚餐時間已經過了,現在大家都要回家睡覺了,所以沒有東西給你吃了喔?」

哇!我心裡驚嘆一聲,原來老外是這樣教孩子的啊?然後我腦海又立刻浮現之前在財妹家她兒子自己好好吃飯那一幕,羅馬不是一夕造成,孩子養成(自己)吃飯的好習慣真的是靠日積月累,父母的耐心,才能達成的。

其實我親身遇到這些場景的時候,我當下對於「寶寶自主進食」一點概念也沒有,是直到有了小孩開始學習如何當媽媽之後,才勾起之前看過寶寶吃飯的印象。

然後從四個月開始給龍三嘗試副食品之後,目前為止她還是很熱愛食物,也能夠自主進食不需要旁人餵食,才逐漸領悟到寶寶自主進食的好處,可以和有興趣讓寶寶自主進食的你交流經驗。如果你正在考慮是否也要讓寶寶自主進食,也許可以先問問自己以下問題,再決定是否往這條路走下去。

①【問題一】:

你想讓寶寶自主進食達到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我先說我的答案,我一直以來最快樂的就是,「為心愛的人做飯,和心愛的人吃飯。」

所以我喜歡邀請朋友來家裡嚐嚐我做的家常小菜,一邊做飯一邊談天說地。

所以我喜歡為先生在家裡忙進忙出,張羅飯桌上的一切,不論是講究地擺盤,或是隨性地吃粗飽。

所以我喜歡欣賞先生為我在廚房裡穿梭,他的細膩,他的嚴肅,然後化作一道道佳餚。

這麼說吧,我心中對於幸福家庭的想像很簡單,就是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飯,吃的不需要是山珍海味,但一家人卻總能開心享用飯菜,分享心情。

所以,有了孩子後,我期待延續家中這股溫暖的煙火氣,我們的家,我們的飯桌上,有愛,有餐食,有歡笑──於是「實現同桌共食」成為了我想要試著讓龍三自主進食的原因。

那你呢?其實如果沒有特別想法,倒也不一定需要急著訓練。

②【問題二】:

你想讓寶寶自主進食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除了前面我在問題一提出來比較偏向情感層面,浪漫因素居多的原因以外,這邊想討論比較實際層面的原因。

一般說來,讓寶寶自主進食的父母,有很大的因素都是「方便」。

一開始使我想讓寶寶自主進食的主要原因也是如此,不過就是為了「方便。」覺得寶寶如果可以不用人家餵,只要可以和寶寶同一個時間吃飯,就可以不用浪費時間,他吃他的,我吃我的,然後結束,多麼輕鬆愜意。

↓例如我們如果一起出去餐廳吃飯,只要幫龍三也帶個她自己的便當,把她放到高腳餐椅上,她就會好好的坐在那邊吃起來,我們大人也可以很自在的享受美食。

但這個方便的反面其實有可能是極度的不方便──想想前面舉的例子,一直到寶寶能夠控制自己不亂丟不把玩食物可能會有好一段時間,這意味著不論在家裡或外面用餐,爸爸媽媽可能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跪」婦(父),寶寶吃完後都要收拾好像被食物轟炸過的戰爭現場,真的是蠻累人的。

↓龍三正在吃她超愛的炒米粉,吃得超級開心。。。

↓但事後爸爸媽媽要處理被米粉雨轟炸的現場也是蠻開心的哈哈哈哈(苦笑

③【問題三】

你是一個很容易受別人影響的人嗎?

這個問題其實是承接上一個問題來的,更明確一點的說,這個問題應該是:「別人做什麼和別人說什麼跟你有關係嗎?你一定得跟別人一樣嗎?」或乾脆說大白話好了,你是一個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的人嗎?

我聽過蠻多媽媽都是因為其他媽媽都這麼做,所以覺得自己也應該要這麼做。

但我的建議是身為父母應該要看開一點,「小孩會自己吃飯」這件事情,跟所有寶寶其他在成長上的事情是一樣的,不一定要急於一時,其實孩子自己準備好了,時候到了,自然會開始自己吃飯,每個寶寶和每個家庭狀況都不太一樣,所以應該是要找出自己,家人和寶寶覺得最舒服愉快的方式才行。

例如有的家庭真的就是沒辦法自己帶孩子,一定要送到托兒所或安親班去,那也只能跟著團體生活的步調走。或有的家庭的確就是沒空料理更沒空在飯後清理,所以可能直接餵食現成的副食品會最省時省力。所以倒不一定是看到別人在訓練寶寶自主進食,你也一定要訓練自己的寶寶自主進食。

④【問題四】:

你想成為怎樣的父母?

這個問題是我每次在做決定的時候都會問自己的問題。

我一直都想成為一個很chill的媽媽,這個chill用中文的話有點難翻譯,有些人可能會解釋做「酷」,但比較接近我想達到的境界,大概就是從容不迫,自由自在的媽媽。

我還記得龍三來了之後,我曾經問過阿財一個問題:「如果龍三是個智障怎麼辦?」樂天的阿財說:「我們那麼聰明,小孩不可能是智障啊!」然後我又立刻反問:「那如果龍三是天才怎麼辦啊?我怕我太笨,怎麼有辦法教養她啊?」他則說:「孩子需要的只是愛。」我立刻覺得有被點醒的感覺──沒錯啊,在我們所熟知的偉人或成功人士,好像他們的父母也都不一定是很優秀?但似乎都有用愛無怨無悔支持他們的父母。

回到這個問題的本身,我一直希望可以達到的境界是,「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也希望孩子能喜歡自己正在做的事。」

例如拿吃飯這件事情來說,我和阿財都喜歡料理,也喜歡享受美食,如果孩子可以和我們一樣,那不就太棒了嗎?所以我一直以來都很chill,不強迫龍三喝奶或吃飯──我不追奶量,不測量副食品重量,然而龍三給我的反饋也非常正面,她在喝奶和吃飯目前都不太需要我們操心,她不但很享受和我們一起吃飯,而且食慾都還不錯,更棒的是吃得飽就會睡得好。

因為我覺得,如果把吃飯這件事情當作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孩子也會感受得到吃飯的快樂,而不會覺得是個「任務」,或甚至是一個必須完成的「工作」,孩子自然就會樂在其中。也就不會發生父母必須要「逼」或「追」著孩子吃飯的這種痛苦的事情,親子之間不會為了吃飯這件事情傷透腦筋,媽媽自然可以很chill。

⑤ 【問題五】:

你希望寶寶成為怎樣的孩子?

這個問題在我其他部落格文章也有討論過,我希望「她能健康快樂,擁有同理心,並且具有獨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也會全力以赴去達成自己想要做的。」

那麼我覺得要健康快樂,基本的就是能做好「吃飯」和「睡覺」。吃得飽才能睡得好,而且睡得好才能活得好。看起來好像是廢話,但很實在啊!不要小看這兩件事,你隨便看看身邊的朋友,有多少大人就算幾十歲了,睡覺的話,還是常常沒辦法安穩地入睡,吃飯的話,也有很多人是隨便吃吃維持生命就算了。拿我自己為例,我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有吃好,有睡好才能把事情做好的人。尤其是我在職場的時候,當然逼不得已需要熬夜加班,但只要一不睡飽,隔天工作一定效率變很差,還會一直出錯。還有遇到什麼事情不爽的時候,好好吃一頓自己喜歡的美食,絕對可以療癒我的身心靈。我聽過有句話說得很簡單卻很有道理:「沒有什麼事是火鍋沒有辦法解決的事。」

所以回到寶寶身上,寶寶在該吃飯的時候和大家一起同桌共食,然後心滿意足地再去玩到斷電再睡覺,這也算是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讓他們學習到什麼時間就該做什麼事,而且通過獨立自主的用餐和不搖不哄不陪不奶就自己入睡,就是一種潛移默化訓練他們自己靠自己完成事情的能力。

總歸一句話,我認為可以自己吃飯和睡覺的孩子將來的自理能力一定不會太差,而且從小就培養好吃飽睡好的能力,相信一定會成為她一生受用的寶藏。

⑥【問題六】:

你心臟夠大顆嗎?

這個問題可以從實際操作的層面,討論到形而上心理的層面。

我還記得我第一次要給龍三固體食物的時候,雖然知道作嘔是他們寶寶天生的保護機制,但還是蠻可怕的,看她稍微吃硬一點的胡蘿蔔,或長一點的蘆筍就在那邊作嘔。而且她嘔的方式真的很戲劇化,很大聲,整個眼睛都開始流眼淚然後眼眶變超紅。

但這時候真的只能保持冷靜,一邊鼓勵他一邊看她嘔出來,因為其實作嘔也是他們學習的一環,他們必須學會吞嚥之前要先將食物咀嚼(有牙齒用牙齒,沒牙齒用牙齦),然後用舌頭攪拌後再吞嚥下去,不然食物太大,太粗,太硬,他們就永遠沒辦法靠自己的能力吞嚥下去。

另外我自己的體悟是,當寶寶自己抓食的時候,在他們似懂非懂的階段,尤其在初期,不一定知道是在「用餐」,對他們來說比較像是在「玩耍」,只不過因為他們習慣什麼都往嘴裡放,然後這些玩具又正好有點好吃,於是他們就持續的進行「抓」與「吃」的動作。所以你大概就可以猜到,每次在抓食的過程中,寶寶可能覺得很好玩,會在那邊搓揉,把玩,丟來丟去,然後弄得滿臉滿身滿地都是,甚至餐盤也整個被掀掉整份食物都沒了都有可能。

所以說,如果你要開始讓寶寶自主進食的話,自己的心臟一定要大顆,必須要能夠處變不驚的看著他們作嘔,玩食物。

不過這些都還好,有時候比較煩人的是來自他人的指指點點,除了不相干的朋友會跑來批評你之外,我就有聽說過,跟公婆住的,就會被近身質疑說這種方法真的好嗎?如果只是說說就算了,但甚至可能會想插手幫忙,會覺得這個對寶寶太硬,那個對寶寶太長,把寶寶好不容易抓到手的食物奪走,或阻止寶寶自己咀嚼或吞嚥,到最後可能就變成直接餵食。

我自己是一個蠻做自己的人,也不太會管別人說什麼的,而且或許這也算是住國外無後援的全職媽媽的好處吧?以我的經驗來說,就是心如止水的忽略那些不受用的意見,因為自己相信自己做的是對的,媽媽開心,寶寶也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好可怕喔,果然做(上)過(了)主(年)管(紀)的人講起話來都特別囉唆耶XD,這篇默默又破了6000字,直逼小論文了?但真的很謝謝您看到這裡!如果您認同我的分享,或有更多想法想和我交流,也非常歡迎到Instagram上找我。

在IG上follow我們:

@Dragon_Mama_UK

@princessdragoninthehouse

🐉關於龍三來了:

正港台妹,嫁作英國人妻。 用心生活,用愛料理,致力在歐洲以當地食材做出道地台味。 過去於公關行銷界闖蕩逾十年,曾任職中國奧美廣告集團高管,旅居北京與上海,後定居英國並擔任數位醫療公司主管。 目前為二貓一女的全職三寶媽。

About Dragon Mama:

Currently CEO of a young English and Taiwanese family, promoted from an experienced marketing and PR expert.

I am from Taiwan and now live in UK. I have lived in various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Taipei, Beijing, Shanghai, and now Leeds. The only thing never changing in my heart is my love of food, and I truly believe sharing meals together can bring people closer.

No matter where I am, I enjoy cooking for people I love – my family, my friends, my colleagues and my husband. Although I miss Taiwanese food all the time, I don’t think it’s necessary to always use the original ingredients from Taiwan. On the otherhand, based on the authentic flavour in my memory passed down by my grandmum and my mum, I always believe “Love is the key spice of my cuisine”. That’s why I try to fully utilise the local ingredients and create the flavour as authentic as I can. I hope my baby girl will love taking this family heritage and love the fusion of English and Taiwanese cultures as well.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