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回台灣生產都是和阿財的共識從來沒有改變過,這要從剛和阿財認識的時候說起: 台妹我一直都是以愛台灣大使自居,所有事情只要能宣傳台灣的,我一定都會盡力鼓吹台灣好棒棒。我也不斷向阿財洗腦台灣醫療品質在全世界數一數二,坐月子這件事更是絕無僅有,所以當我懷孕時,兩人就很有默契地啟動要回台灣待產,生產和坐月子的相關事宜。在遙遠的英國要達成一切真的不容易,再加上疫情就更加惱人了,不過幸好火象星座和土向星座的結合就像急驚風和實踐家,很開心我們最後一起達成了在台灣生產和坐月子的計畫。
生產計畫的第一步就是要選擇生產的醫院/診所。常常都聽人家說生孩子超痛,什麼像被坦克輾過的都有,還有各式各樣可怕的經驗,比如陣痛超久還是生不出來,或本來想要自然產但進產房之後自然產失敗然後緊急剖腹產俗稱的「吃全餐」,真的都太慘。此外,我所知道的剖腹產經驗都很不錯──時間選好美美的走進去,然後美美的躺在那邊,自己不用花任何力氣人家就幫妳把小孩抱出來,然後生完也是美美的。再加上我其實是一個超怕痛的人,所以對自然產本來超級懼怕,身邊的朋友也大多剖腹產,也都鼓吹我剖腹產,另外就是我年紀蠻大,真的覺得自己受不了自然產那麼dramatic的折騰,所以一開始都是朝著剖腹產的方向在進行。
做了一些功課發現尤其是腹膜外剖腹產 (Extraperitoneal cesarean section)是最不痛的一種技術,也看了好多網路文章推薦,本來還半信半疑,後來我很認真的找到國外也有研究報告支持 (點擊可連結至研究報告網頁)。這要說到雖然阿財一向對我做的任何決定都很支持,但我通常還是會事先跟他討論,也會盡力讓他了解事情的方向和細節,所以英文的關於腹膜外剖腹產的研究報告也讓他對這個技術有所認知和信任。
我最後選擇了腹膜外剖腹產頗具盛名的禾馨作為我生產的診所,並鎖定禾馨民權的林思宏院長為我手術。
完成了初診的電話掛號後,在第一次產檢當天我帶著所有在英國的病歷資料到禾馨民權報到。
護理師查看了我懷孕31周以前在英國做過的兩次超音波和各個檢驗報告的結果之後,建議在台灣還要再做哪些檢查,並且掃描了我所帶的紙本資料供醫師看診參考。當天我也領到了我的媽媽手冊。
到了診間後林院長在電腦上了解了一下我從英國帶來的病歷,再幫我照了超音波。我開門見山跟院長表示我希望剖腹產,院長和我做了一些初步溝通後,約定了剖腹產的日期,並且也幫我直接掛了下次兩週後產檢的時間。
每次做完檢驗,和照完寶寶超音波,報告的數據都會顯示在禾馨的APP上。我通常最關心的是成長曲線,可以看到寶寶個人的成長數字,還有和整體比較的百分比。
然而雖然早就和醫生約定好了剖腹產的時間,隨著生產的日子越來越近,對於生產也就越來越緊張,尤其瞭解了越多剖腹產的過程和經驗後,開始讓我懷疑自己剖腹產的決定是否正確。主要是親眼看了不少剖腹產的疤痕,即使現在醫學很進步了,疤痕都處理得很好,但一想到到時候有人要在我肚子行劃下一刀,而且復原狀況比較不可控,到時候產後我還要一打一回英國(推薦文章:新生兒一打一長途飛行 疫情當下完勝30小時6次起降3個機場),讓人好忐忑不安。
於是我在其中一次的產檢中向林院長說出了我的恐懼:「醫師我真的好怕痛啊,一想到剖腹產之後恢復期會很痛而且還有可能會痛很久,而且那道疤痕要跟我一輩子,我就很害怕。但我又沒有勇氣自然產,產前的陣痛和生產push的痛我都覺得很可怕。」
結果沒想到林院長立馬回應:「只要在我們這邊生產,保證不會讓妳痛到。」這句話頓時像是幫我打了一劑強心針。
然後林院長針對我的疑慮,向我解釋,其實可以用催生+無痛分娩的方式幫助我自然產,我想,這樣預謀式的自然產的確很完美!如此可以跳過陣痛,恢復期又短,而且最重要的是,和剖腹產一樣可以約定時間進行,這對我接下來寶寶在台灣的一些文件申請和我們回英國的行程都更好安排了。
於是回家考慮了幾天,決定了在39周時用催生的方式生產。同時我也開始積極運動,每天至少游泳1k,也盡量多多走路,希望可以幫助產程順利。
就在每天悠哉的和朋友吃吃喝喝逛逛的同時,卸貨日很快就到來了。
預計卸貨日6:30am,鬧鐘響了,我也醒了。當下的心情是準備和睡(過)得很飽(爽)的自己道別,因為下次可以再這樣可能是18年後了。然後和阿財互道早安,明天同一時間,我們可就是為人父母了,阿財坦承實在太緊張一夜沒睡。我很認真的刷牙洗頭洗澡為自己做了deep clean,然後出發去巷口早餐店吃早餐。
7:40am: 這真是人生中最難以下嚥的一個早餐──早餐整個吃下來沒有人要聊天,我是忐忑,阿財是害怕。
8:00am: 回到住處,再做最後打包收尾。大件行李都已經在之前先貨運出去了,所以只需要攜帶待產期間需要的物品。
9:05am: 搭上了uber前往禾馨民權。
9:30am: 抵達禾馨民權,到3樓報到。
10:30am: 報到手續和文件完成後,護理師引導我們到病房。
↑通往病房的長廊,極簡風的設計大氣又明亮,沒有一般醫院冰冷令人害怕的感覺
很幸運有排到樂得兒(LDR) 病房!坦白說這個時候看到開闊的窗景,明亮的採光,還有寬敞的房間,心情有突然放鬆不少。
↑試過才知道這是自然產媽媽的寶貝!產後坐在這個橡皮圈上面可以避免直接坐在傷口上的疼痛,相當舒服
接下來待產,生產,和產後都會在這個房間度過。爸爸的陪病床看起來也很舒適!
一般生產過程對產婦有一個很煎熬的就是待產時在待產的病房,要生產時要換床然後到手術室生產,生產後待完恢復室再換回原來的病床和病房,這樣爬上爬下推來推去的同時真的是很受罪!。但在樂得兒(LDR) 病房完全免去這些痛苦──待產,生產和產後從頭到尾都在同一張病床同一個房間完成,這對剖腹產的產婦尤其重要。
↓素雅的衛浴設備,備品全是AVEDA
阿財這時候也才開始懂得笑,他一邊驚呆一邊拍照,說是這個病房太不像病房,給英國的朋友看一定會覺得不可思議。
11:00am: 護理師來埋針,開始打催生點滴和麻醉,安裝了監測器觀察胎心音和宮縮,從現在起等待開指生產。
↑我生產時的好朋友:自控式麻醉的控制器
等待期間真的什麼宮縮什麼陣痛真的都不關我的事了,我們叫了外賣,開始了我們歡樂的待產時光。
↑第一個午餐我們點了四海遊龍,吃得好開心
4:00pm: 才開了1.5指。護理師丟了一個瑜伽球給我,交代我多坐坐瑜珈球,或起來多走動走動,看能不能幫助開指。
10:00pm: 林院長來檢查了一下,發現還是只有開1.5指,然後告訴我們午夜還是有可能生產。這時候我本來有點擔心,如果不在林院長值班的當天成功生產,可能就會是其他醫師幫我生產了。不過再想想,我還蠻信任台灣的醫療,禾馨的醫生們應該也都是在水平之上,所以我就不再想太多了。
4:00am: 還是只有1.5指,但這個時候我卻發燒了。護理師擔心是因為感染引起的發燒,所以幫我做了人工破水。檢查羊水後發現沒有感染,真是虛驚一場。
5:00am: 護理師為了加速開指進程,幫我塞藥。同時還發現龍三頭雖然下來了,但有點歪歪卡在一邊,所以要我不斷翻身,幫龍三轉到正的位子。
7:00am: 開3.5指。
9:45am: 終於全開了!護理師把病床展開成產檯。
阿財這時候責任也很重大,護理師要他我在用力推的時候扶著我的脖子,我則要他幫我控制麻藥和遞茶水,我跟他說我一喊痛他就要按,我一喊茶他就要給我茶,我一喊蜂蜜他就要給我蜂蜜。他戰戰兢兢接過自控式麻醉的控制器,一隻手緊握著控制器,另一隻手扶著我,然後眼睛緊盯著裝滿蜂蜜水和綠茶的兩個保溫罐。
10:20 我開始依照護理師的節奏推,阿財一邊喊加油和遞茶水按止痛。後來林院長也來了,本來還擔心不是原本產檢的醫師幫我接生,真是太讓我驚喜了!經過好一陣子努力,林院長突然說頭要出來了。我迫不及待地問,頭髮是什麼顏色?
11:20 最後一推,龍三終於來了!阿財接過剪刀,剪了臍帶。護理人員們把龍三帶到一旁做初步的清洗後把龍三抱過來做俗稱的「驗貨」:「媽咪妳看,十隻手指頭,十隻腳趾頭喔!」然後我把龍三深深的擁入懷中,做肌膚接觸 (skin to skin)。生命真的好奇妙,本來還在嚎啕大哭的她居然突然安靜了下來,乖乖的依偎在我懷裡,就這樣,我抱著龍三,阿財抱著我們,龍三用她小小的手指們緊緊握著阿財的食指。
終於,我們一家人,等了十個月,終於在一起了。我的內心好幸福,好平靜。
然後我才發現,龍三根本沒有頭髮。難怪每次問護理師,後來問林院長,龍三頭髮是什麼顏色都沒有答案。
護理人員這時送來了黑糖蛋花湯,聽說是禾馨獨家產後秘方,很有名。
生產完後在樂得兒病房又住了一天就搬到了另一個病房,少了大片窗景,空間也小了不少,不過還是挺溫馨舒適的。
↑房間內入口處設置了一扇電動捲簾,讓病房內的媽媽更有隱私。
到了出院的那一天,結帳時我們被告知禾馨民權和禾馨士林已經交接了所有現況,讓他們可以無縫接軌照顧我們母女。其中比較重要的是發現了龍三有黃疸,所以囑咐了禾馨士林,只要我們一抵達,就要幫龍三開始做照燈治療。
↓禾馨自然產各項目費用表
↓結帳時的總費用清單
看著睡著香甜的龍三真的好療癒喔,護理師小姐們幫忙我們把她安置到汽座上,我們就前往禾馨士林了。
【推薦文章】:
☞坐月子做什麼? 分享: 禾馨士林產後護理之家 守護媽媽寶寶身心靈的快樂天堂
☞10 reasons why my postpartum care centre in Taiwan was so amazing
【在IG上follow我們】:
@Dragon_Mama_UK 🍜【呷飽未?龍宅是日料理~龍媽與阿財的亞洲家常菜】
@princessdragoninthehouse 👶【座標北英格蘭~平凡無奇日復一日的育兒流水帳IG限動每(佛)日(系)放送中】
🐉關於龍三來了 | 龍媽媽在英國:
正港台妹,嫁作英國人妻。 用心生活,用愛料理,致力在歐洲以當地食材做出道地台味。 過去於公關行銷界闖蕩逾十年,曾任職中國奧美廣告集團高管,旅居北京與上海,後定居英國並擔任數位醫療公司主管。 目前為二貓一女的全職三寶媽。
About Dragon Mama:
Currently CEO of a young English and Taiwanese family, promoted from an experienced marketing and PR expert.
I am from Taiwan and now live in UK. I have lived in various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Taipei, Beijing, Shanghai, and now Leeds. The only thing never changing in my heart is my love of food, and I truly believe sharing meals together can bring people closer.
No matter where I am, I enjoy cooking for people I love – my family, my friends, my colleagues and my husband. Although I miss Taiwanese food all the time, I don’t think it’s necessary to always use the original ingredients from Taiwan. On the otherhand, based on the authentic flavour in my memory passed down by my grandmum and my mum, I always believe “Love is the key spice of my cuisine”. That’s why I try to fully utilise the local ingredients and create the flavour as authentic as I can. I hope my baby girl will love taking this family heritage and love the fusion of English and Taiwanese cultures as well.
發表迴響